近日,办法数据发布2017年1-11月份北京写字楼生态报告。
2017年1-11月,北京写字楼成交总面积71.6万㎡,成交总金额210.8亿元,同比2016年全年成交金额下降48%。其中散售市场成交面积40.7万㎡,成交金额132.7亿元。
市场行情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来自政策面的流动性收紧。2016-2017年初写字楼市场游资泛滥,投资客户主导写字楼市场,客户结构已呈现非健康状态。今年“3·26新政”后流动性收紧,游资退潮的大背景下,全年写字楼市场交易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此外北京写字楼市场仍有420-430亿存量货值在售,预计去化周期2年。
2017年1-11月北京写字楼销售额top5区域销售总额93亿元,占全市总成交额的44%。
由于新政后市场散售萎缩,top5成交区域多因有大宗整售成交而入围。
传统写字楼市场四大客户引擎包括国家队、上市公司、土豪、散户。
今年出台的“3·26”新政,不仅从供给端限制产品最小分户,而且从需求端提高购买客户的资质门槛——企业法人购买、一次性付款。新政使四大引擎全面熄火,未来写字楼购买客户与使用客户重合,共同指向企业。“企业客户”的购买动力及产品偏好,成为了商业地产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
新的市场环境之下,市场变小、战线拉长、客户结构发生不可逆的转变,商业地产投资与营销体系都需要进行一次工作方法转变:
投资:投资标准转变,投资周期拉长;
营销:集成“预售、预租、现售、现租”四个方面的工作。
来源:房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