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备受业界关注的科创板即将鸣锣开市,首批上市的公司为25家,从行业分布来看,首批挂牌上市企业,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科创板是国家支持科技公司发展的一大利好因素,作为专门为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领域而设立的融资平台,其丰富的融资渠道将刺激科技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办公楼租赁需求的增长。
回望2019年上半年,一定程度上受到去杠杆政策和一些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甲级办公楼市场的租赁需求有所减弱,诸多城市的净吸纳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然而在这样的一片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来自科技企业的办公楼租赁需求保持稳定,并逐步将其扩张的布局在重点二线城市加以完善和深化。
得益于最新的支持性政策,科技企业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中国主要城市办公楼租赁需求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来自于传统行业的公司因设立或扩张科技相关部门而新增的办公需求也正逐渐增多。
政策推动科技行业增长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体,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力军。在明确了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根本这一要点下,近一年中,各地陆续召开相关会议并出台各项支持、激励政策,以助力科技类企业的加速发展。
科技公司的办公需求布局持续下沉
近年来,科技类企业在中国的布局频频加速,例如今年7月,耗时四年建设的小米新总部于北京海淀科技园落成,新园区预计将可承担约1.6万名小米员工的办公需求。无独有偶,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也于2018年底将其研发和中国总部迁至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新洲大楼,整栋大楼面积逾2.2万平方米。标志着一线城市持续迎来科技公司对总部设立和前台办公需求。与此同时,重要的二线城市也受到了来自科技公司尤其是独角兽企业的关注。除杭州这样的科技城市外,科技巨头们正积极地在武汉、成都等地寻找建立后台办公室的机会。相比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人才与办公空间的成本更低。举例来看,美团在成都建立了一个6,800平方米的新呼叫中心,联想则在武汉扩建了6,120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得以创新并推动消费稳定增长。杭州、成都等城市的新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的是办公楼市场的稳定发展。其中,作为杭州特色鲜明的资产类型,优质商务园区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和数字经济产业核心载体,2018年杭州优质商务园区总体量近1,050万平方米,入驻率超90%。而成都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带动科技型、初创企业需求增长,成为支撑办公需求的新亮点。其中,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的天府新区,将不断加强成都对战略新兴产业吸引力,以新区为载体,持续注入高新技术企业办公需求。
对于一些正处于或刚经历办公楼市场供应高峰的城市而言,来自科技类企业的租赁需求则持续为市场增添新的发展动能。以武汉为例,虽然2018年武汉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59.0万平方米,但光谷作为新兴商务区,去化迅速,租金坚挺,另外,由于其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的身份,科技企业租赁需求旺盛,不乏独角兽的身影。而重庆则从2013年开始迎来优质办公楼供应高峰,市场版图不断扩张,解放碑、江北嘴、观音桥成为三大核心CBD,此外大石化、照母山板块发展迅速。金融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建筑、TMT产业正主导重庆办公需求。
传统行业科技化带来新增办公需求
除了科技公司成长带来的新增办公需求外,越来越多传统公司也开始因为科技人员的增加而扩张办公空间。一些传统公司正在结合人工智能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绩效。零售商正在建立线上及海外销售平台以促进国内外市场销售;专业服务公司正在大力投资技术,以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金融公司也在积极投资人工智能以提高盈利。
展望未来,科技行业的成长将继续受益于利好政策,扩张布局的重点也将从过去的一线为主延伸至一二线并重,加速下沉至全国各主要城市,并且正在同时影响着传统行业。中国科技行业的增长将持续刺激中国办公楼市场的需求。
来源:仲量联行